在办理刑事检察案件中,检察官的核心工作就是审查案件和出庭公诉,新形势下,轻罪案件占比日趋加大,认罪认罚适用比例逐渐提高,检察人员庭审对抗锻炼机会随之减少,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出庭能力焦虑、缺乏信心和底气,怕出庭、怕对抗问题。应勇检察长提出加强出庭支持公诉能力建设,切中了刑事检察业务的短板、要害,我们应将应勇检察长讲话要求深入落到实处,在具体庭审公诉中,吃透案情、充分准备,尊重和听取被告人辩解、律师辩护意见,全面梳理法律适用分歧和争议焦点,广泛检索相关案例、观点,训练表达能力,树立底气和信心,通过庭审观摩、讲课、公诉竞赛等多种方式持续学习,努力加强公诉能力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能,以高质效办案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努力成为高质效做好信访工作的“践行者”
检察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体现,也是检察机关依法接受人民群众控告申诉、拓展法律监督案源、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途径。应勇检察长的讲话为推进检察机关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指明了方向,控告申诉部门将认真贯彻应勇检察长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检察为民、检护民生的工作观念,把“如我在诉”的理念和态度贯穿信访工作始终,推动检察信访工作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要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体制机制和检察长包案制,更实、更优化解信访矛盾;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检察调解功能,用法、理、情解心结,多措并举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通过开展公开听证等形式让公平正义看得见、听得懂、真实可感;要做实“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回复”,实实在在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以案件管理的高质效助推案件办理的高质效
躬身入局护民生,与民同行解民忧
办好民事裁判结果、审判程序、执行活动监督案件,是基层民事检察服务民生的主要途径。此次应勇检察长到辽宁调研的讲话不仅强调了基层民事检察工作的重要,更进一步指出加强司法亲历性是做好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关键。作为基层民事检察干警,我们接触的多是人民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案件虽小,但件件连着民心。只有怀揣“因民而生、为民而兴”的为民初心,秉持守正创新、能动履职的办案理念,坚守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办案目标,才能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法治、公平、正义的期待。
民有所呼、检有所应。我们要认真贯彻应勇检察长的指示精神,改变“坐堂问案”的工作方法,扭转就案办案的监督理念,加强监督履职能动性,充分运用调查核实、听证、调解等工作方法,以躬身入局的态度切实了解群众的诉求,以为民谋利的思维帮群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减压增效的工作理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与民同心、同向、同行,做实民事检察服务品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